只需花费一杯奶茶的代价,便可以构建起一个跨境电商的舞台;“一件代发”,无需储备库存;“平台助力流量”;开设网店,便可轻松盈利……在短视频平台或直播间的浏览过程中,许多人曾目睹过此类广告。
众多民众表示,他们被短视频中的广告吸引至直播室,随后在主播的推荐下,利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开设了“跨境电子商务店铺”。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借助“大型平台”开展创业并赚取利润,然而不久便遭受诈骗,损失惨重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“零门槛”搭建“海外店铺”?
“躺着赚钱”变成垫资陷阱
邓博(化名)回忆起2024年11月26日那天,他偶然点击了一个短视频,那则视频中所宣扬的“致富之道”立刻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。
我在番茄畅听App上听完小说后,App向我推荐了“跨境电商”的相关内容,并提及了年货节期间“抖小铺”的优惠活动。每当我在抖音上打开直播间,总会看到这些内容的推送,而且每个城市似乎只有有限的几个参与名额。
主播宣称,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已覆盖200余座城市及800多个县城,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。每个城市仅设有稀缺的3至5个名额,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,每天仅需花费半小时时间管理店铺后台即可……
在主播热情洋溢的直播空间里,做跨境电商被描绘成只需投入“一杯奶茶的代价”就能尝试的“低投入甚至无投入的创业机会”,并且这样的机会数量有限,遵循“先来后到”的原则。
无需粉丝关注,无需缴纳保证金,我们提供7天试用期,若觉得满意便继续经营,经营权可长期持有;若觉得不合适或感到不满意,您可随时退回。下单后即刻开通服务,店铺将交付于您,仅需5至10分钟,您便能轻松掌握操作要领。
短视频和直播间中宣传的跨境电商“致富经”
在主播不断强调入行“门槛”之后,邓博带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在直播间完成了购买。客服宣称,无需任何执照、资质、货源,只需开设“海外店铺”并妥善处理每一笔订单,便能轻松高效地开展副业。
客服要求我下载他们的应用程序,并创建一个“商铺”。在我完成“店铺”搭建并上架商品后,这些商品应当都是虚拟的,包括服装和电器。当买家完成购买并显示已付款后,我需要先行垫付资金以提取货物,并给买家发送商品。邓博这样说道。
邓博轻点对方发送的第三方链接,按照指示成功下载了App,并顺利搭建起了“海外店铺”,整个过程并不繁琐。无论客户订购何种商品,购买数量有多少,以及商品定价如何,“店铺”的后台界面都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。这种经营模式要求店主预先垫付货款,“平台”负责代购和直接发货,而盈利则来自于每笔交易的差价和相应提成。
顾客完成订单后,所谓的“客服”人员会指导他们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或者访问第三方网页。
方玲(化名)与邓博的遭遇颇为相近,她所遇到的“运营导师”曾这样向她阐述盈利的原理——
此人于店铺选购童装一件,此笔交易可带来20%的利润提成,然而须先行采购,若售价设定为六十元,则需垫付五十元以购入商品,待商品购入后,方可赚取十元利润。
“运营导师”声称,“若产品被他人购得,款项并不会提前支付给您,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确保消费者的权益,一旦涉及换货或退货,平台要求您先行垫付资金。”
“生意兴隆”却血本无归
闭店还需缴纳高额费用
方玲与邓博着手进行“垫资进货”,他们坚信,依照网购的基本规则,商品自物流签收起,最迟七日内便会自动返款,届时便可以提取现金,偿还本金并实现盈利。
在已建成的“海外店铺”管理界面中,“订单进展”和“盈利信息”均一目了然。运营初期,针对小额的货款回收,邓博的提现操作也进行得十分顺畅。他回忆说,对方以“预先支付货款”为由,采用美元结算方式,并需进行货币兑换,因此要求店主通过京东E卡等途径进行转账。
在App中,他能够查询货物送达的具体地点、发货的具体时间,以及商品在运输途中的行踪。由于他一直是在垫付资金,通过现金购买了京东E卡,在他的“店铺”中可以看到资金已经回流至他的账户,然而他却无法取出。这其中的127,000元是垫付的货款,其中大约有125,000元是用于购买京东E卡,原因在于需要兑换成美元。
邓博搭建的“海外店铺”中上架的部分“商品”
邓博面临一个难题,因为十万元的回款未能及时到位,他已无力继续为货源提供垫付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决定向所谓的“运营导师”提出申请,希望关闭店铺。他期待着回款到账后,能够再次开启店铺。
邓博在看到“解决专员”发送的、盖有“国际电商财务部”公章的电子通知时,不禁愣住了——这份通知指出,由于他的店铺运营时间不足三十天,店主需自行承担“推流费”,按照每个访客浏览量价值1美元的标准计算,这笔费用换算成人民币已超过七万元,只有支付了“推流费”后,才能进行本金和利润的结算,因此,选择“闭店”的方案是完全不可行的。
无力继续垫资后,邓博发现无法“闭店”也是骗局的一环。
方玲在不断的资金投入中难以脱身。“订单”的规模和金额持续攀升,看似生意兴隆的小店,实则收款速度愈发缓慢。在商讨暂停营业后,店铺却意外迎来了更多类似的订单,她不得不继续垫付资金,这才恍然大悟,自己早已陷入了骗局。
展示假资质、假公章
冒充抖音官方诱骗用户
警方协助下,方玲顺利地索回了那张尚未使用的2000元京东E卡,但她在“跨境电商”领域投入的资金已超过三万元。经过调查,警方找到了对方的营业执照,却发现此人下落不明,其执照可能已被转售他人。
“运营导师”发给方玲的部分材料
在抖音直播平台上进行直播,打着抖音的旗号吸引观众开设“海外店铺”以及从事“跨境电商”业务,这些主播及其“客服”向观众展示的虚假资质和伪造公章均以抖音的名义出现。然而,他们实际上是将受害者引导至私人领域,继续布下陷阱,而在第三方应用程序中,所有订单页面均系伪造。
一些短视频和直播间打着抖音旗号吸引受害者下单咨询
在直播间里,主播这样说道:“如果你为抖音带货,抖音会为你提供流量支持,这并非是为你开设分店,而是赋予你开设抖音分店进行商品销售的权限,你实际上就成为了抖音分店的售货员。”
方玲对直播间主播的言论表示了疑问,并向抖音平台提出:“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自称是抖音员工,并展示了工号、身份证、营业执照、委托书以及授权书,但无人对此进行解释。”
抖音的客服人员对方玲表示,该平台的实际运作状况与直播间的主播所讲述的内容并不一致。这些主播作为平台的用户,在直播过程中,我们无法对每位主播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行实时监控。实际上,不少用户通过直播平台实施诈骗,骗取其他用户的钱财,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。因此,当您遇到此类直播间时,请务必保持警惕,切勿轻信,并立即进行举报。
多次被曝光
“无货源跨境电商”模式如何运作?
实际上,“无货源跨境电商”骗局在各反诈平台已被多次曝光:
受害者展示的“店铺”后台
受害者损失难挽回
投资需认准官方渠道
众多受害者表示,绝大多数人在意识到上当受骗后,都迅速采取了报警措施,然而,能够完全追回损失的情况却极为罕见。
赵占领,中国政法大学的特邀研究员,在分析中指出,从民事法律的角度出发,直播间的运营者可能会为了减少风险,选择一些躲避法律追责的手段,例如通过他人名义进行注册。在此情形下,或许会对直播间的管理者提起诉讼,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,然而,却难以追踪到实际操控该行为的人。至于注册直播间账号的个体或组织,其偿付能力可能存疑,例如那些注册的空壳公司。在这种状况下,想要追回损失显得尤为困难。
在类似案件中,受害者想要通过民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往往难以实现,追究损失更是举步维艰,主要还是需要借助刑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利。尤其是当犯罪嫌疑人身处境外,且使用的是虚拟货币等支付工具时,追踪和调查的难度会更大。赵占领如是说。
杨舒(化名)在跨境电商领域深耕多年,他向记者透露,近期跨境电商行业的成长确实为从业者带来了不少机遇,然而,涉足该行业并赚取利润并非如某些骗子所宣称的那般轻松易得。
杨舒指出,跨境电商的核心在于国际贸易借助电子商务进行的海外零售,因此,若商家欲加入跨境电商平台经营,需面对选品、制造、采购、储存、运输、通关、推广和客户服务等众多步骤。在此过程中,货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品质、价格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。总之,跨境电商并非毫无门槛。
针对有意投身跨境电商领域的人士,杨舒提出建议,投资应选择官方途径,并且相关的操作最好在电脑上完成。
非官方途径往往是骗局的温床,骗子们通过仿造官方网站、假扮官方人员、散布来历不明的链接或邮件等手段,将潜在的受害者吸引至假冒网站。要避免受骗,最直接的做法是在确认企业官方网站的真实性后,识别并选择官方招商平台。通常,正规的企业官网都会设有认证标志,并会提供合作联系信息和入口。
本站蘑菇号已成立2年,主要围绕于海外ID领域的分享平台,提供全面的ID账号分享知识,包括海外appleid、美区id、海外id、全球ID分享等,能让海外ID账号知识简单易懂。欢迎关注及分享本站。
本文来自作者[树州号]投稿,不代表蘑菇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bs.houniaohao.com/haiwaipgid/202507-1700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蘑菇号的签约作者“树州号”
本文概览:本文转自【人民日报】“只需一杯奶茶钱就能搭建平台做跨境电商”“一件代发、无需囤货、平台推流”“开个网店就能躺着赚钱”……在短视频或直播间里,不少人刷到过这样的广告。...
文章不错《跨境电商广告诱人?零门槛开店背后或是垫资陷阱》内容很有帮助